|
小學作業超過晚上9點可無條件停做?網友吵翻!晚上超過9點就停止做作業,未完成的也不用補做……近日,江蘇常州一小學的作業“九點熔斷機制”引發熱議。 一小學提出超過晚上9點停做作業 據報道,常州市博愛小學近日發出通知,宣布為保障學生充分的休息時間(10小時睡眠),春季學期學校將嚴格控制作業總量與時間,啟用 “九點熔斷機制”,即超過晚上9點,采取無條件停止做作業的措施,未完成作業的第二天也不用補做。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,作為學校方,本學期啟用這個機制,意在讓老師們提高課堂效率,注重提優補差,尤其要在課堂上關注后進生的學習,讓問題在課內解決。課后作業要精選,注重基礎之上的思維深度,以此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。 杭州一小學“書包不回家” 杭州一所小學為晚托班的孩子準備了“書包不回家”活動。2月13日傍晚5點半放學的時候,在采荷一小的校門口,不少學生身上真的沒有背書包,而是拎著一只飯包,再背一只環保袋就回家了。 他們身上背著的環保袋上都印著“開心萬事達,書包不回家”的標語,這是杭州采荷第一小學教育集團專門為晚托班孩子精心設計準備的“加油包”。 一位五年級女生的“加油包”里,裝了一本課外書《悲慘世界》,一支竹笛,還有語文、英語、音樂和美術書。 “書面作業在學校做完了,但語文和英語書還是要帶回家讀一讀課文,音樂和美術書因為明天沒有這個課想帶回家放著!边@位女生說,竹笛是學校的音樂特色,也是音樂課上用的。 她還說,其實一個小時的作業時間,像他們班抓緊時間的同學都還有余量看看課外書。 廣大網友圍觀和熱議 不少家長認為 這個“九點熔斷機制”很人性化 可以讓孩子早點睡覺 家長也不用逼著孩子做作業了 也有網友覺得應該慎重 質疑該做法會不會造成孩子 拖延時間、“摸魚”寫作業等情況 學習成績差的會造成惡性循環 還有網友表示這一機制很考驗各方的配合 壓力給到家長、老師這邊了 作業“熔斷機制”怎么實施? 對于家長來說,該怎么辦? 我們注意到,近年來,多地學校都在嘗試實行作業“熔斷機制”,多地學校實行方式有所不同。對于作業“熔斷機制”,也有學校提出具體要求,如作業熔斷必須由家長提出,而不是孩子提出。家長要在充分研判孩子的努力程度、做作業的狀態、作業量等基礎上,慎重提出。 安徽省阜陽市第一初級中學規定,每天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,推行“初中生晚上10點后不做作業”行動。個別學生經努力,到晚上10點仍完不成書面作業的,經家長簽字確認后,可以拒絕完成剩余作業,按時就寢,確保充足睡眠。 浙江省紹興市蕺山小學教育集團規定,若因作業量、作業難度、學生生病等情況無法完成作業,可由家長通過書面說明、電話溝通、網絡留言等方式告知任課教師或班主任,停止完成作業。事后可以視情況免做,或以降低要求、延遲上交等方式處理。 江蘇省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設置了兩個“熔斷機制”,晚上9點后,如果三到六年級學生還有家庭作業沒有完成,家長可以申請免做;如果語數英三門作業超過一個小時沒做完,家長可以根據孩子情況申請免做。 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副會長、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、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云曉表示,“熔斷機制”能保障中小學學生的休息時間,非常值得肯定和推廣。與此同時,他還提到,不是說一個熔斷機制就能解決所有問題,孩子作業完不成,原因是復雜的,需要認真對待。 “有些孩子不會做,是因為上課沒有聽明白,落了一些基礎知識,有的孩子是貪玩,有的孩子是學習習慣不好……這個過程暴露了很多教育教學問題,需要對癥下藥,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!彼f。 -END- 長按掃碼關注我們 更多精彩內容和案例歡迎關注瞳景社區官網:www.shikenote.com |